世界经济研究
    主页 > 综合新闻 >

割世界经济“韭菜”,美国用了哪些招?

在这一过程中,美国通过一些私营公司掠夺拉美国家自然资源并控制其经济命脉,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美国联合果品公司(UFC)。1899年成立的UFC在拉美巧取豪夺,将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等国变成了所谓的“香蕉共和国”——依赖香蕉等单一经济作物的发展中国家。数据显示,上世纪30年代,UFC控制了危地马拉42%的土地,不仅垄断了危地马拉香蕉的生产和出口,还控制了该国的铁路、港口等运输渠道。

能帮美国“吸走”其他国家财富的,除了产业链优势外,还有美元霸权。二战后得益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成为世界储备货币。该体系崩溃后,美元通过与石油挂钩继续保持其在金融领域的霸权地位。

在美国的压力下,日本被迫签署《日美半导体保证协定》和“广场协议”等不利于东京的条约,日本半导体行业自此开始走下坡路。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萩生田光近期直言,在某种意义上,因为美国的施压,日本后来走错了路,导致经济衰退。

当美国难以通过技术和产业链优势“收割”他国财富时,贸易战通常成为华盛顿的选择,而美国“枪口”所指的既有盟友,也有竞争对手。近期,为将中国排除在全球芯片供应链之外,美国计划组建 “芯片四方联盟”。韩国《韩民族日报》7月21日发文,对这一联盟进行解释,该联盟是以美国半导体原创技术、日本半导体材料零部件、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半导体制造能力构建“半导体供应链合作机制”。虽然这一机制是为遏制中国发展,是对中国贸易战的“一招”,却让人们想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华盛顿向东京发起的“半导体战争”。

发动贸易战,无差别“扫射”盟友及竞争对手

除了半导体之外,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美日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温,美国对日本产品的打压从纺织品、钢铁扩大至汽车、彩电等领域,总共24次对日本挥舞起“301调查”的大棒。

靠美元霸权“吸走”他国财富并转嫁危机

当时,日本迎来半导体行业的“黄金年代”,技术和产能飞速提升,一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供应方。然而这一时期的美国却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上升。在这一背景下,日本半导体行业成为美国的“眼中钉”。

分析人士指出,操控拉美农业只是“冰山一角”。除了在农业上剥削拉美国家,美国还利用自己在技术、资金以及产业链上的优势地位,将包括拉美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置于产业链底端,通过压榨这些国家的劳动力牟取暴利。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所副所长孙岩峰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在拉美实行的经济政策解决了自己在经济结构中的问题,但却导致拉美的农业乃至工业发展遭到限制。依赖单一的热带经济作物导致一些拉美国家无法独立发展工业。拉美本身的工业化水平就相对较低,尤其是在近30年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模式下,这种劣势更为明显。

里根政府反复指责日本窃取美国知识产权、向美市场倾销商品。1982年,美国以产业间谍罪为由逮捕日立及三菱员工,指控他们涉嫌窃取IBM的技术,而事实则是美方通过钓鱼执法打压日本企业。3年后,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根据所谓“301条款”起诉日本,而这是美国对所谓“不公平贸易”的惯例报复。1987年,美国更是一手操弄了“东芝事件”,并对东芝进行一系列打压。

靠着美元霸权,美国可以几乎不受限制地印钞,并根据自己的经济周期,在“开闸放水”和“关闸断流”之间反复切换,洗劫各国外汇储备,掠夺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财富。多年来,美元霸权在拉美制造了“中等收入陷阱”,在东南亚制造了金融危机,还加深了全球贫困和不平等。由于通胀高企,美联储今年6月15日宣布加息75个基点。这一操作使资本从新兴市场国家流入美国,而这可能导致一些国家发生债务违约并让全球金融市场承压。斯里兰卡已经成为在美联储“加息风暴”中倒下的第一个发展中国家。

凭借产业链优势薅发展中国家“羊毛”

美国还通过贸易协定巩固自己在贸易中的“优势地位”。TRT称,不管是墨西哥和美国签订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还是洪都拉斯和美国达成的双边投资条约,抑或是美国和中美洲国家签订的自贸协议,都旨在为美国公司提供低税收和低工资等生产优势。相较之下,当地人能从中获得的利益少之又少。俄罗斯总统普京今年6月在第25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就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政策是比“掠夺性殖民主义”更加微妙的手段,“就像吸尘器一样从最贫困国家吸走货物,只留下残羹剩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