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研究
    主页 > 综合新闻 >

2021年的世界经济:衰退继续还是复苏初现?

  中国外汇 | 钟伟 张明 谢亚轩:2021年的世界经济:衰退继续还是复苏初现

来源:中国外汇

主持 | 钟   伟   《中国外汇》副主编

嘉宾 | 张   明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投资室主任、研究员

谢亚轩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2020年的世界经济跌宕起伏。之前的数年,全球经济因单边主义和保守主义抬头而不断失去增长动力和活力,开放和多边面临挑战;之后则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一度使人们对全球经济是否会重蹈大萧条和金融危机的覆辙忧心忡忡。2020年疫情控制得比较好的东亚,其经济修复也较好。中国可能是全球唯一获得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那么2021年的世界经济走势如何?是如IMF预测的那样,出现超过5%的强反弹?还是仍有许多不确定性?

钟伟:欢迎两位参与本期的“圆桌”讨论。新冠肺炎疫情使得2020年的世界经济又添变数。人们期待在2021年能出现经济复苏。一些国际机构也预测,明年发达经济体GDP增速会在4%以上,而新兴经济体则会增长约6%。这相较于2020年可谓V型复苏。临近岁末,人们似乎有更多的忧虑。例如:是否还会有经济体陷在疫情泥潭中无法自拔,新冠疫苗上市后能否满足全球的需求并可负担,以及美国的单边主义是否会继续发酵并阻碍全球复苏进程?在两位看来,2021年,世界经济的强劲复苏是否可期?会遭遇哪些挑战?

张明:根据IMF世界经济展望2020年10月的最新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萎缩4.4%,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5.2%。应该看到的是,2021年预期的高增长主要是2020年的低基数所致,实际上2021年的全球经济总量也仅仅是回到了2019年的水平。从目前来看,2021年全球经济能否超过5%,也依然存在如下变数:一是新冠疫情的演进方向。目前来看,全球的疫情演进并不乐观。疫情的重心已经由发达国家转向新兴市场:印度的确诊人数很可能在年内赶超美国,拉美的疫情演进也极不乐观。如果能够大规模使用的疫苗不能尽快面世,那么2021年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可能会显著低于预期。二是美国大选之后的国际经贸政策是否会发生变化。如果美国单边主义贸易政策变本加厉的话,2021年全球贸易走势将较为暗淡。

谢亚轩:对各国明年经济增速的较高预期主要基于低基数效应,并不意味着经济的强势复苏。就经济本身而言,预计仍将保持缓慢复苏的态势。全球化进程的停滞虽然因特朗普上台后大力推进单边主义而被放大,但也并非刚刚出现。它是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处于“低增长、低利率、低通胀”的长期停滞状况的一个结果,但也是加剧这种状况的一个原因。未来逆全球化是加速还是逆转,一方面会受到美国大选结果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要看经济复苏的进程和加强国际合作的经济动力。

复苏的大趋势较为明确,但复苏的水平和强度可能面临两个挑战:一是劳动生产率是否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永久性冲击;二是债务高企对企业投资意愿所产生的抑制。

钟伟:2020年伴随疫情而生的,是发达国家规模空前的宏观刺激政策,其力度远远超出了次贷危机时期。这些宏观政策提高了宏观杠杆率,使量宽政策和低利率持续泛滥。在2021年,这些刺激政策会否收敛甚至退出?宏观调控将主要考虑哪些因素,是就业,通胀亦或其他?

张明:2020年,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实施了极其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这些宏观政策的实施一是为了应对疫情,二是为了提振经济。从财政政策来看,2020年很多发达国家财政赤字占GDP的比率都超过或接近10%;从货币政策来看,不少发达国家都实施了零利率(负利率)与量化宽松政策。在2021年,预计发达国家财政政策的扩张程度将会显著下降,经济增速依然低于潜在增速,且通货膨胀水平也仍会处于低位。预计发达国家就业市场将会继续好转,尤其是美国劳动力市场。总体来看,通货膨胀水平仍将处于低位,尤其是剔除了食品与能源价格的核心通货膨胀率。如果2021年全球经济增速低于市场预期,那么扩张性宏观政策的退出,将会继续推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