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全球经济复苏道路漫长 债台高筑、贫富分化
文/魏天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界银行年会10月在美国华盛顿如期举行。尽管相比于6月,IMF上调了对2020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但是,悲观的基调和低迷的前景仍旧笼罩着每个参会者。
除了新冠疫情未来走势的不确定性之外,全球经济仍然面临着其他脆弱性的迅速累积,为经济复苏埋下巨大风险。其中,在本次发布的系列报告中,IMF多次强调了债务高筑、贫富分化两大问题。
继4月份的线上春会举行后,本次年会仍然以线上形式举行。自新冠疫情一季度在美国暴发以来,所有的大型会议都已转为线上。除了IMF的员工以外,其他与会嘉宾、媒体和观众都只能进行远程参与。
复苏前路黑暗漫长
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IMF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相比于6月的预测上调了0.8%个百分点。但是,4.4%的萎缩幅度仍然无法令人乐观——这依然是继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全球面临的最严重的一次经济衰退,并且是首次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同时陷入深度危机。
IMF上调本次预期的主要基于部分国家(尤其是发达经济体)的二季度GDP增长好于预期,并且预判三季度经济复苏力度将强于预期。
然而,IMF的报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自从欧洲、北美等地放松封锁措施以来,疫情已经呈现全面反弹迹象,许多地区的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已经超过一次暴发时的高峰水平。在疫情的压力下,各国政府不得不重新执行封锁措施,经济重启活动也将因此受阻。谷歌全球GDP加权工作场所访问量目前下降至-29%,美国、欧洲、日本经济活动的恢复状况近期都趋于停滞。
更严峻的是,尽管IMF对今年的经济预期有所转好,对于明年的经济预期却在恶化。IMF同时下调了2021年全球GDP增长预期,预计明年全球GDP将增长5.2%,相比于6月下调了0.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全球经济复苏的道路将比预判中更加困难。
即使全球经济将在明年恢复增长,也是相对于GDP重度下挫的2020年而言有所回升。本轮危机已经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难以弥合的长期创伤。IMF强调,至2021年底,除中国外的全球主要经济体都难以恢复到2019年的经济增长水平;对于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而言,2020-2025年之内都很难恢复到疫情之前的预期增长水平。这将使所有国家提高平均生活水平的进程出现严重倒退。
亚太区的状况则更为严重。IMF亚太部下调了亚太区2020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尽管中国成为了全球经济增长的唯一亮点,也难以扭转整个地区低迷的形势。
IMF也在报告中强调,上述基线预测存在异常巨大的不确定性,最终增长差于预期的风险仍然很高。
IMF本次的基调与世界银行新任首席经济学家莱因哈特(Carmen Reinhart)近期的表态类似,但是莱因哈特的想法更为悲观一些。这位研究金融危机的专家是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著有《这次不同:800年的金融愚蠢》一书,记录了资本诞生以来不断重复的危机。
日前她在美国《外交事务》杂志撰文表示,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许多国家的基本面已经日趋薄弱并且债台高筑,这将最终导致银行贷款出现严重问题,不仅将导致经济危机,还将引发金融危机。IMF也在报告中指出,在疫情暴发之前的多年中,许多经济体生产率增速就已放缓。
“这不是作为一场金融危机开始的,但正在演变成一场重大的经济危机,带来非常严重的金融后果。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莱因哈特强调。历史上,经济危机累加金融危机的复苏道路尤其困难和缓慢,平均每次危机都需要8年左右才能恢复到危机之前的水平。
因此,莱因哈特认为“这次危机的严重程度值得被称为是一次‘大萧条’,并且危机的阴影将是漫长与黑暗的”。她认为目前全球贸易、就业和贫富分化在疫情冲击下受到严重损害,经济、社会和政治层面都会出现动荡。
债务危机风险激增
新冠疫情以及经济危机爆发之前,IMF近年报告中就频频提及当下债务高筑所累积的巨大风险。2019年时,全球的公共和私人部门债务就已经高居不下,且在许多国家呈攀升趋势。
\r\t\t\t\t\t\t\t\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