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研究
    主页 > 综合新闻 >

经济日报权威播报:抗击疫情,本周有这些好消

原标题:经济日报权威播报:抗击疫情,本周有这些好消息

国庆假期第一天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0.97亿人次,同比恢复73.8%;北京国庆期间实行旅游场所限流措施,按照75%限流开放公园、旅游景区……抗击疫情,本周还有这些好消息↓↓↓

01

根据文旅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庆假期第一天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0.97亿人次,同比恢复73.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66.5亿元,同比恢复68.9%,景区和文博场馆实行“预约、错峰、限流”已成常态。

02

1日,全国铁路迎来“十一”客流高峰,预计发送旅客1480万人次,创疫情发生以来铁路单日客流新高。

03

国家税务总局:今年1至8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达亿元,直达市场主体,减轻企业负担。

04

教育部:2020届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稳定。截至9月1日,今年政策性岗位已吸纳毕业生280多万,比去年同期增加70多万。

05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武汉地标黄鹤楼开放夜间游览。这是黄鹤楼1985年重建落成以来首次开放夜间游览。

06

北京国庆期间实行旅游场所限流措施,按照75%限流开放公园、旅游景区。

07

北京要求进口企业加强境外源头防控,主动规避从疫情严重地区进口冷链食品。

08

山东港口青岛港于9月25日至26日对全港区2万多名职工进行核酸检测,截至9月25日已检测人,目前检测结果全部呈阴性。

09

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9月29日落下帷幕。面对新冠疫情等诸多全球性威胁与挑战,绝大多数领导人展现了捍卫多边主义以及维护联合国权威的坚定决心。

疫情冲击有多大,取决于如何应对

连 俊

新冠肺炎疫情给人类社会敲响了警钟,也成为应对未来挑战的一次演练。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是个变量,取决于各国如何应对疫情,以及如何正确对待经济全球化这个大势。须知,世界退不回彼此封闭孤立的状态,更不可能被人为割裂。面对疫情冲击,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里假装视而不见,面对经济全球化大势,像堂吉诃德一样挥舞长矛加以抵制,都违背了历史规律

上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呼吁,国际社会应加强团结,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在他看来,疫情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健康危机以及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损失”,给人类社会敲响了警钟,也成为应对未来挑战的一次演练。

古特雷斯这番讲话引出了一个重要问题——新冠肺炎疫情给本已脆弱的世界经济造成了重创,随着对疫情的认识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疫情对世界经济负面影响有多大?正确的应对方式又是什么?

今年以来,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是疫情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可能持续相当一段时间,甚至有观点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将导致全球化步入永久性倒退”。不过,更多迹象表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德国智库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近期分析了2008年至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数据,发现全球贸易今年的反弹速度要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快得多,“当时贸易额花了13个月时间才恢复到今年仅用2个月就恢复到的水平。”该所所长加布里埃尔·费尔贝迈尔说,今年的贸易紧缩主要由人为障碍而非需求长期崩盘造成,“这意味着当各国政府重新开放边界并放宽对社交活动的限制时,进出口将迅速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