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研究
    主页 > 期刊导读 >

教与学:国外艺术教育现状与理念分析

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的公开、透明,资源的跨界、合作······当全球共发展、重分享的新语境到来时,显然也赋予艺术教育以新的含义。在国际艺术教育视野中,出现了诸多新命题、新视角、新格局。比如,在如何把握高校教育的定位方面,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教与学的意义性探讨上;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阐释更多的则是教学文化体系建设、学生归属感研究;在教学方法论的运用上,着力于教师的自我成长、文化性因素建设等等。毋庸置疑,“教与学”仍是当代高教体系的主旨理念,并且越来越清晰地体现出从教师、学生、教学体系三个不同维度的理解与践行。

一、教师的“教与学”

在教育学的范畴里,我们常常关注的是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继而再关注教育结果。但事实上,教与学的第一主体者是教师自身,关于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性及方法论研究成为近年来全球教育行业中经常被探讨的热点话题。

显而易见,教师在课堂上的内容、思想、情绪、表达,甚至是精神状态、服饰妆容等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教学的行为和结果,特别是在艺术教育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有着更为微妙、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首先要探讨的是教师的“教与学”,并将其作为一个技术性、意识性的问题来看待。

命题一:教师自我成长的方法论研究。

在当代美国高校教育关注的体系里,十分重视教师自我成长的方法及步骤,并以此设立了系列性的教学改进项目。首先,从workshop(车间,专题讨论会,研究会,创作室,实验班,实习班)的运用开始,在高校的教师群体中,不断加强workshop对于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性。例如,美国迈阿密大学在每学期的期中、期末,都会定期安排教师的workshop,每期设定不同的主题,让教师从了解,到信任,再到运用。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希望跨学科的教师之间形成常态化互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教师充分自我意识、体会到workshop(也可以用presentation)等讨论式、体验式方法对于高校课堂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亚洲国家,学生的参与度一直是困扰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

为了更进一步深入探讨教师成长的方法论问题,他们以高校教师为对象,将教师的自我成长作为研究课题,在教师的教学生涯中,分为三个有序梯度:对教学的知识储备、对教学的技能掌握、对教学的态度问题。简言之,即态度、目标、模式。随后,他们又进一步地展开了自己的研究。首先,他们肯定了在这三个因素中教学态度的重要性。其次,将教学上升到价值观的层面来理解:在教育教学发展倡议中,应一贯支持的价值观是什么?他们的结论是:支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学习。再次,什么样的方法为教师提供持续专业发展的过程和方法,有助于培养一种促进学生学习的优质教学文化?这就是教师的文化性因素研究。

命题二:教师成长的文化性因素研究。

这里所谓的文化性因素研究,体现在教师教学与科研之间关系问题的思考与处理。作为高校教师,科研压力与教学任务如何权衡是不可回避的话题。显然,这两方面的价值体现确实有很大不同。如果说,科研大多集中于学科的理论精进与发展的话,它的显性价值也多集中体现在项目、课题、论文、著作等方面。那么,教学的价值体现却显得相对有些模糊,虽然对于学生潜移默化的长期教育与影响是核心,但显性价值多集中体现在教师获奖、学生通过率更高等方面。

由此,在2017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教学与科研的研究里[1]表明,一方面,十分强调在将教学与研究、创新和调查联系起来的过程中,发展专业精神和有意义的教与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支持教师教学技能的建设,并将其作为一种价值的文化体系。我们必须意识到,高校教师并不是人人都有教育学方面的科研与项目研究,也就是说,大部分教师都存在将自己的科研转化为教学的有效过程。比如在艺术教育中,这样的问题就显而易见:你可能是一位出色的画家,但未必是一名优秀的绘画教师。在“做好科研”与“上好课”这二者之间,其实本无绝对的因果关系。因此,如何让二者实现有效转化,其实难度很大。这就要求教师从文化性因素建设入手,不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观,并能够通过技能性的学习与发展,完善教学文化体系的构建。

对于艺术教育来说,笔者认为有两方面至关重要:第一,从技术层面而言,教学法对于教师的必要性。如果说做好科研是课堂内容的前提条件,那么,专业性内容与教学法的结合运用,便会成为课堂外在形式的体现。以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为例,它的显著特点在于找到了适合于儿童年龄段的特征需求,并合理运用了音乐教学法,主要通过儿童熟悉的拍手、跺脚、做游戏、讲故事等游玩方式,让孩子们学习节拍节奏、音调旋律等音乐特点,实现了教与学的理念;第二,从意识层面来看,如果将教学作为文化体系来看,这其中既有基础性的知识建设,也有中层的学术架构,更有顶层的理念设计。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或称为通识性教育)体系中,我们总会将艺术公选课设定为“欣赏”“介绍”“梳理”等概念,但事实上,它应当有着更为完善的逻辑性设计,比如知识性的介绍、相关艺术理论的提炼及人文情怀、素质的核心培养,这应该是一个具有文化性因素在内的教学体系。